第141章 第 141 章_小货郎
笔趣阁 > 小货郎 > 第141章 第 141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1章 第 141 章

  第141章

  七月八号,风和日丽,海边的风还是很温和。

  但海岸上的众人却兴奋异常,找到了!不仅找到前朝船厂旧址,还知道了原有的港口码头!按照这些东西,不出一个月船厂就能修复出来,码头可能还需要半年时间,但一切都有个好的开始。

  众人下意识看向人群中间的纪彬。

  他们这些人每次做什么事的时候,纪彬早就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

  李家主更是没想到,纪彬提前调来兵士,又想好如何巡查,所以才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找到这些地方。

  纪彬看着大家高兴,也已经想好要怎么做了。

  船厂要分两个部分,房屋部分自然可以找宣老爹过来,但施工部分则是李家主来做。船厂有些专业的平台,只有李家主最明白。

  纪彬之前就跟宣老爹说过这件事,,写信过去,应该就可以了。

  李家主得了纪彬的吩咐,立刻同意,还能从他家抽几个手脚熟练的,一起来修复船厂。

  至于码头这一部分,还是要有专业的人来做。

  之前兴华府大小三个码头修复,都是兴华府本人工匠来做,这次还是不例外。只是这次的修复时间要很长。

  看着纪彬一点点布置,众人也从狂喜中恢复平静。

  这才刚开始,还不能高兴呢!要继续努力才行!

  抱着这样的想法,海岸上的人立即行动,他们要把这些平台收拾出来!

  一起过来的工部三位官员看着,只觉得这里的人怎么这样有活力。好像跟着他们,就会很有动力一样。

  他们三个也暂时放下手里的图纸,依靠自己专业知识,竟然现场改造工具,可以减轻大家的工作量。

  谁知道这么一改进,他们竟然得了兴趣。

  他们在汴京改造马车轮子的时候,也只能放置高台,只有圣人的车轮在用,这里却不同,做出一点点东西,都会被大家欢呼雀跃。

  这种欣喜是汴京那边远远不能给他们的。

  在这边热火朝天劳动同时,从邑伊县来的一群人也在路上,其中就有刘铁匠跟宣老爹,还带了不少帮手,都是被纪彬请过来帮忙的。

  但跟他们一样要来海太城的,更有汴京的那群人。

  这次可不是只有三个工部官员,而是带着新皇诏书,又带了五个官员,十个小吏,全都是给纪彬打下手的。

  特意过来建设新船厂。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几个纪彬十分熟悉的人。

  正是当初跟纪彬柴力并肩作战的江志乌革。

  他们从边关回来之后,在新皇诱导下,主动请缨要来海太城,帮着纪彬柴力一起建设这里。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还对新皇口中的战船十分感兴趣。

  陆上的征战他们打过了,可海上的战役却是没怎么见过的。

  上次来了一次兴华府,也算是跟着海船走了几次,但远远称不上是战斗。可想想就让他们新潮彭拜。

  同样跟过来的,还是宗轮将军的侄子宗亦杨,这个白袍小将自小就对海战感兴趣,也被宗轮将军塞过来。

  他们这一行人一共二三十个,全都是被新皇派来帮纪彬建设官办船务司。

  能派来这么多人也是不容易。

  朝中反对开船务司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大臣,守旧点的大臣都问新皇是不是不在意祖宗礼法,本朝先祖都说了,海禁不能开,怎么新皇还要造船。

  在新皇据理力争下,总算以新皇谢阁老的胜利告终。

  最关键还是,纪彬早就带走允准文书,新皇刚登基,不好表现得出尔反尔。否则有失朝廷威信。

  这群人浩浩荡荡离开,还有新皇私库拨下来的八十万银票。

  再从户部要钱有点困难,新皇也就只好用先皇留下来的钱,虽然这些钱还是自己孝敬先皇的吧。反正这群人从汴京刚出发,各个充满雄心壮志。

  一个是新皇忽悠的让他们觉得一定是做个十分重要的事。二是要跟纪先生做事,一定非常厉害,说不定还会名扬天下!

  但这群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路过邑伊县,不错,这虽然是个县城,但十分繁华。再路过兴华府。

  可以,百废待兴,欣欣向荣。

  最后再到海太城。

  这群壮志青年们沉默了。这是什么地方?

  怎么一个城里,就这一条街?

  而且都是老弱病残?两个壮力的青年都看不到?这是个什么城市啊?

  等樊城主迎接他们进府衙的时候,更是让这群汴京来的人沉默了。特别是喊着我不怕吃苦的宗亦杨。

  更别说习惯了汴京的官员小吏,哪里见过这么寒酸的府衙,偏偏这位樊城主像是不知道一样,十分热情地招呼他们。

  而且明明是城主,怎么穿得像个庄稼汉?

  樊海钧看出大家的想法,嘿嘿一笑∶刚从船务司过来,也懒得换衣服了。一会我带你们去船务司,以后你们应该都是船务司的人。

  其中江志跟乌革但笑不语,拍拍宗亦杨肩膀道∶宗小少爷,这已经好多了,之前是什么模样,你们可是没见过。

  他们俩却是知道的。

  所以这群汴京来的官员小吏们一路上畅聊海太城,两人都是闭口不谈。这有什么好说的,等到了他们就明白了。先把人忽悠过来,跟着纪彬一起建设啊!

  如果说这群人到府衙的时候是懵的,等他们到即将任职的船务司时,整个人更是懵到极点。

  这片地空空荡荡,只有杂草被清理干净,有人在做地基,有人在搬砖。但无论他们在做什么,都掩盖不了这是片荒地啊!

  这就是他们即将任职的地方?就是南军国第一个官办船厂?

  刚从海边回来的纪彬看看他们,挑眉道∶怎么了?大家选个自己办公的地方,就可以盖房子了。

  好家伙,员工们都来了,办公室还没建好。有这样的老板吗!

  这二三十人心态有些不好。

  从汴京到海太城,这也太惨了吧!

  有人说家徒四壁是形容穷的成语,但他们这地方连四壁都没有!刚刚还嫌兼弃府衙破呢!

  府衙还好有个房子!他们这里什么都没有!

  甚至打铁的都在外面打!

  也就因为要管风向,先给打铁的支了个棚子!但他们连棚子都没有!

  刘铁匠也算被三个工部官员折磨惨了,不能说折磨,只能讲折腾,一会要这种形状的东西,一会要那种形状的物件。

  好在他跟儿子手艺好,否则都不能满足他们要求。

  要不是看在给的工钱确实不错的份上,刘铁匠都想回家了!

  汴京来的官员们看了一圈,纪彬也没说什么,继续忙手里的东西,等大家冷静下来,这才笑着道∶以后就要一起做事了,这船务司房间也在建,速度很快的,大家放心。

  说着,纪彬算是跟这些人认识。

  他们这群人互相看了看,等稳定住情绪,才开始做正事,其中一人手持新皇诏书,这才道∶纪先生,这是圣人给您的诏书,还请您过目。

  诏书?

  纪彬把手里东西随手递给旁边的兵士,这才接过来。

  不过这里面的东西,估计就是讲怎么建船厂的,还有这些人的情况。再有这些人的官职,纪彬心里有数。

  但刚打开,只见纪彬眉头紧锁。这什么东西?他怎么看不懂?!

  这诏书是他的任职文书?

  船务司司长,这是没问题的,但三品怎么回事?他怎么就三品了?

  那三个先来的工部官员是有官衔的,后来这群人也是有官衔的,怎么他也有?!再来的这些人给纪彬带来了他的虚衔文书。

  职位是官办船务司正司长,正三品的大员。

  好一个虚衔。

  新皇还在这两个字上着重了一下。

  都正三品了,还虚吗?

  也有这种情况,但多数手中没有实权,名头好听。可他却是官力船务司司长,这还不够实权,那什么实权?

  即使现在的船务司还是一片废墟,可新皇派来的人不能作假。

  三个工部的人,现在分别是协理中台,协理左右中郎。五个文官,都在朝中各个部门任过职,皆是四品左右的官衔。只有其中一个船务司主簿算是从三品,比纪彬低半个级别。

  那十个小吏会分别给他们这些人打下手,就算是最普通的小吏,那也从汴京官学出来的。

  这排场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至于江志乌革,两位在边域有战功,如今是船务司左右校尉,也就是维护治安的。可他们身上的军功就不用说了吧?

  好个虚衔!

  新皇特意贴心说明,大概就是杂事有船务司主簿,协理中台来办,纪彬只是名义上司长,协调管理船务司,不耽误他做其他的事。

  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大概是现代的外聘经理这种称号。大家都要听他的,他可以不听公司的。

  这官职其实不在朝廷系统之内,但要说没官,可又有正三品的头衔。

  这种特准允可,别说南军国了,就连前朝也是没听说过的。

  新皇到底琢磨了多久,才琢磨出这个东西!

  首先船务司本来就是新开的,所以不走官宦系统也可以,反正特许特派。

  而且这个地方以后还要经营,选他这个被先皇称为贤人君子,又有经商背景的人尤为合适。

  纪彬都能想到,新皇跟朝中大臣争辩的时候,那些大臣讲∶他当司长可以,但官居三品,是不是太高了。

  反正是个虚衔,怕什么。再说他手下都是官员,没个名头镇不住。

  那就换个人过来,朝中自有能臣,换个人当司长。

  那你们哪家的子弟愿意去这么偏远的地方?当个小小的船务司司长?

  纪彬叹口气。他还是小看了新皇!

  估计在自己拒绝当官的时候,他就想好要怎么给自己按个职位了。偏偏拿着他对船只有兴趣这方面,算是完成新皇心愿。

  不过再看这份文书。

  自己这个外聘的长,确实特别自由,既不用受到朝廷限制,又有朝廷的权利在。

  这个新皇,还真是信人不疑,疑人不用。

  纵然经过大风大浪的纪彬,也被新皇这份贴心的安排给暖到。

  可反应过来,什么贴心!

  这分明是绕开朝廷,弯弯绕绕地让他来给官府做事!

  在现代很多公司里面。

  外聘什么什么职位,基本分两种,一种就是个名头好听。

  还有一种则是极有本事的人才能做,这种人要么有名气,要么有能力,或者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稍加指点就能让公司蒸蒸日上。

  所以集团公司上到老板下到员工,都会毕恭毕敬。

  纪彬怎么也想不到,他在古代还体验了一下外聘的感觉。

  简直是空降到朝廷中,凭空建个船务司出来。

  最重要的是,他不属于官宦体系中任何一派,就算是最为熟悉的谢阁老谭家等人,他也不属于他们。

  反而是皇帝最喜欢的孤臣。

  他做什么,都不会影响到朝中势力的平衡。

  这种人无权无派,还没有靠山。偏偏又有能力。

  纪彬接到诏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就是所有皇帝最喜欢的那种啊!

  因为没有派系,所以只能忠于皇帝。而且能力也算让新皇可心。

  怪不得他绞尽脑汁,也要把自己的名头堆得极为好听。他早在工部三个官员过来的时候就应该有察觉的。

  古有千金买骨,现在有外聘司长。新皇很努力了!

  千金买骨就是,有个人想要一匹上好的马匹,花了干金买了马儿的骨头,差不多意思是为了良才什么都可以付出。

  新皇不仅用他这个外聘司长,还用了无权无势的兴华府知府晁山,海太城城主樊海钧。看来,派他们过来也是故意的。

  朝中士族势力盘根错节,当初一个西北谈家多能做出偷梁换柱的动作,可见士族的势力有多大。看来新皇已经做好准备,要用天下无权无势的读书人,来对抗这些士族了。

  远处的事情纪彬也只是过遍脑子。但这样的改变绝对是好事。

  能在有远见的皇帝手下做事,同样是好事。

  纪彬笑笑,收起这份诏书,能有什么办法呢,诏书都下来了,无非在他许多名头上再加个正三品的官衔而已,无所谓的。

  纪彬是无所谓,但旁边的樊城主目瞪口呆,神情呆滞地看向他。

  再早之前,樊海钧就知道纪彬,从万举人口中得知了,又从很多人口中得知纪先生。之后接触纪彬,他算是心服口服,怪不得那么多人称赞他。

  但现在呢?

  自己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这才得了个正七品的城主位置,还是这么破旧的小城城主。

  可纪彬呢?我的天。

  -次科考场也没去过,一次应试也没经历过。直接从小货郎变成三品大员?!甚至比隔壁兴华府知府的官职都要高。这也太夸张了吧。

  樊海钧看向纪彬的眼神已经变成完完全全的崇拜。这简直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不对,做梦都梦不到这么好的事!

  怪不得万举人天天夸他这个连襟,真的比所有人想象中还要厉害!

  可是从平民直接到三品大员,还是让人回不过神啊。

  虽然大家都看出来纪彬这个三品官职其实跟正经的官员不一样,但那又如何?就是圣人钦点的三品,还是船务司司长,等兴华府知府过来,都要拜见纪彬的。

  这是不是真的三品,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大家是认的啊!

  从汴京过来不少人,虽然早就知道圣人的诏书,可心里也在惊叹。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有纪彬这种殊荣!

  不过这也看出来,圣人求贤若渴,只要你有能力,圣人是不会亏待你的!想方设法都要让你功成名就!

  这么一想,很多人渐渐不嫌弃这里的环境。环境苦又怎么样,圣人都会知道的!圣人会体谅他们的!

  等他们在这地方做出政绩,也会有纪彬这种优待吧。就算没有纪彬这么厉害,但能比现在要好?有了这种想法,好像干起活都特别有动力!

  大家心思不同,可表现的形式却一样,那就是努力干活!不就没有办公室吗!他们自己盖!所在的地方是废墟?那就重建!

  船务司里面什么都没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等大家抬起头看向纪彬的时候,只见他并未因三品官衔而有所不同,只是笑了笑就把东西收起来,背着手道∶既然如此,那就开工吧。

  没什么豪言壮语,就是这一句简单的话。

  那就开工吧!

  开!

  有了汴京来的二十多人加入,场面更加火热,有人甚至换了跟樊城主一样的汗衫,反正这里也没人认识他们,他们可以一起盖房子的!

  只是苦了宣老爹,这群人要力气没力气,要技术没技术,就是添乱啊!

  五个官员跟十个小吏,还有他们带来的随从们都在盖房子。

  唯独江志乌革,还有宗轮将军的侄子宗亦杨还在纪彬身边。

  宗亦杨盯着纪彬看了会,这才道∶我伯父一直夸你,说你要是去边关的话,一定是个很好的将领。

  纪彬听到这话,立刻摇头∶怎么可能,我根本不会带兵打仗。

  谁知道纪彬刚说完,就听协理中台,也就是之前工部的席坤道∶我们之前的工部尚书,一直想让纪彬去工部任职。

  有个小吏也开口∶好像我们户部尚书不想让纪彬过去一样。

  对啊,户部尚书说了好久,还松口说,只要纪彬去户部,他就跟属下商议,再给圣人开三个船厂都行。

  ???这都是什么话?纪彬自己都不知道啊。

  江志笑嘻嘻道∶你们以为只要这两个部门想要人吗?翰林院谢阁老已经说了很久,他点名想要纪彬当徒弟啊。

  其中工部不用说,前工部尚书跟一个老道用纪彬的方子做出夏日冰出来。当时是瞒得很好,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加上这次的蒸汽船,已经让工部垂涎若渴。

  可也没有户部那么急着要人。

  纪彬别的不说,挣钱的本事可太厉害了,除了挣钱之外,他对物价的估算,对很多东西的前景都能琢磨得差不多。

  他们户部也是有那么多信息才能算出来,但纪彬没有那么大的消息来源,可每次都能把事情预估得很对。

  如此良才,谁不想要。

  这人若是来了户部,那他们户部也不抠门了啊,哪个地方想要拨款,肯定立刻给钱。

  至于最后的翰林院谢阁老,这还用说吗。

  谢阁老也算是朝堂中最了解纪彬的人,估计比新皇还要了解。

  可他们都通通都失败了。

  就算是新皇,也是靠着强行的诏书让纪彬称为合格的编外人员。没办法,谁让他是皇上啊。

  纪彬哭笑不得,他不在汴京,当然不晓得朝堂这些争论,不过听着就乱精糟的,估计当皇帝也没那么轻松。

  管他呢,反正他现在只要好好建船厂就行,跟之前还是一样啊。

  还是孙旺家店铺,孙旺看着他们来回走,甚至下了决心∶要不然我拨个厨子过去,在海太城也开家小店面,你们也不用辛苦跑过来了。

  还能这样?

  纪彬刚想拒绝,觉得这样太费事,可孙旺却一拍手∶对啊。我现在就开分店,反正有纪彬兄弟在,以后这里的生意一定会好起来!

  说起来海太城可是一个店铺都没有,否则他们这群人也不会来兴华府吃饭。

  纪彬把拒绝的话咽了下去。

  也行,孙旺要是在海太城开分店,反正他天天光顾,总比自己做饭强,他那细碎的厨艺,不用提了吧。

  再有从汴京来的这群人,手里也都有钱。开就开吧!

  纪彬还能跟孙旺说话,其他人都在埋头苦吃,明显要被这味道鲜得吃掉舌头!人间竟然有如此美味!

  这饭菜也太好吃了吧,若是这店在汴京,肯定天天高朋满座!

  不过也只有在海边,才能吃到这么新鲜的食物,没办法!

  但纪彬却想到什么,新皇给了他那么大便利,他不能什么都不回吧。

  纪彬拜托孙旺装几百条最好吃的海鱼,又从家里冰铺买来十几万斤的冰,又雇了船,直接运着几百条深海鱼深海海鲜送到汴京!

  他也来一次一骑红尘妃子笑!不对,一船海鲜皇帝乐。

  虽然接的稀碎,但大家明白意思就行了!

  纪彬如此做事,自然因为看出新皇的真心,那位真的想让他把造船司收拾出来,所以才给这么大便利。

  他就用这船兴华府特产,做个小小的回报。

  毕竟新皇都给了八十万两银票,还是走的私库,他还点海鲜,不为过吧?

  这次从兴华府回海太城,又带回来孙旺跟孙旺家的厨子。

  其实孙旺本人都没想过这么快开分店。

  但看看邑伊县的生意,再看看兴华府的生意,早开分店早好!他们家可以的!

  于是海太城就有了第一家食肆。

  虽然这间食肆不如兴华府的大,甚至还不如邑伊县的豪华,可也算开起来了。

  还留了个手艺极好的厨子和两个伙计,也是孙旺家亲戚,三个人的小食肆成本也不高,这让从汴京来的官员们,又刷新了对纪彬号召力的认知。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这群人吃饭问题彻底解决,孙旺家食肆的菜品也多,连吃一个月都不会重复!

  现在有了斗志,还有了美食,大家动力更足了。

  属于船务司的官署在建,之前隐下去的码头同样在修缮,纪彬两边都跑,难得闲下来。

  可这一闲下来,其他地方的信件就等着他处理。

  先是引娘的信,引娘信里说了蔡运家想用她设计的琉璃瓦,可心里又有点忐忑,所以这几日打算再试验一下,确定没问题就用上。

  然后是狼大狼二。这两个花了长篇幅来写。

  之前纪彬引娘去汴京的时候,狼大狼二还经常在身边。

  等他们两个从汴京回来,它们就不怎么回家了,偶尔回来一次也是急匆匆离开。好像有事情一样。

  不过他俩很忙,见他们也没瘦,也就没管。

  引娘这次回来倒是发现不对劲,正好狼大回来,还叼了家里的鸡腿要走,自己被引娘拉回来。

  狼大委屈得很,但还是带着引娘过去。

  去的地方,自然是纪文山的一个矮山洞里。

  还没靠近,引娘就闻着一股腥臭味,往里面一看,里面绿油油的眼睛死死盯着她,还好狼大及时跳上前嚎叫两声,还用头推操那头引娘不认识的狼。

  这才让引娘躲过危险,这狼引娘绝对不认识!

  但她仔细一瞧,发现那头狼护着几头小狼患!

  这小狼患明显刚出生没多久,当初纪彬捡回狼大狼二的时候,都比这狼患大。

  引娘不敢置信地看着狼大,开口道∶你的?

  那狼大跟着纪彬引娘时间长,自然能听懂一些,欢快地继续嚎叫。

  好家伙。

  原来失踪这么久,是神狼患去了!

  既然狼大的孩子都看了,狼二的孩子也被狼大带过去。

  只是那边的母狼更凶狠些,根本不让引娘靠近。

  引娘也不会故意过去,但心里已经明白了。

  如今狼大狼二也差不多五岁,早就是壮年狼了,不过前几年一直在家中养着,他们出去也就是觅食,更多时候还是吃家里。

  它俩还粘着他们,一直没出去寻找配偶。

  这次他们去汴京,差不多用了半年时间,只要纪彬引娘不在家,狼大狼二也不在家的。

  这半年里又正好是狼的□□期,从怀下狼患到生下来,周期只要六十天,算着时间,这狼患估计差不多一两个月,正是需要公狼时间。

  所以纪彬引娘回来,狼大狼二也只是到家看看,又继续陪老婆孩子了。甚至还从家里顺鸡腿给老婆吃。

  不愧是你们,狼大狼二。

  引娘当然不会吝啬这些鸡腿,只是觉得好笑。

  不过也没在纪文山待太久,带着孩子的母狼还是比较凶的。

  再说她跟纪彬早就说过了,把狼大狼二捡回来纯属阴差阳错,但他们的后代是不能养了,不是他家养不起,而是狼也有狼的习性。

  让他们自由长大或许更好。

  引娘把这件事写下来寄给纪彬,倒是让纪彬笑了下。还以为狼大狼二有什么事,原来只是有宝宝了。

  说起来狼也是一夫一妻制,而是生孩子次数也不会多,暂时可以不用限制。

  纪彬知道引娘的处理,也觉得不错,让它们自由长大也行。再说纪滦村再往西有大片空地,足够它们生活的了。

  看完引娘的信,就是汴京江南船运上的了。

  从七月初三船运出发,如今已经有十几天时间,路程还没走一半,但有些情况已经被上面的纪舸写信发了回来,还写了沿途那些货物好卖,又写了交易的货商们什么性格。

  这些东西写得非常更详细,倒是让纪彬挑挑眉。看来纪舸真的用心在做。

  其实这些东西,他只吩咐了从军中退下来的兵士,也就是现在的护卫队长柳行帮忙记着。

  两边一对比,就知道这些记载是否真实。

  不过纪彬把两人的信都拿出来看看,下意识感慨,虽然角度不同,可写的东西确实差不多。这自然如此,以柳行跟纪柯都纪先生的尊重,肯定会如实记载,甚至还怕自己记的不详细,宁可多花些笔墨。

  也就是柳行识字不算多,用的词汇不会纪柯多而已。

  算着时间,等到八月十号,这批货就能到汴京,到时候有平老板接手,他也就放心了。

  头一次船运,时间是短些,以后就可以慢慢跑长路线。

  平老板也写信过来,说汴京那边铺子已经准备好,专门买宿勤郡的货物。

  因为纪彬还有宿勤郡率先发起送棉衣的倡议,现在宿勤郡的名声在汴京很好,有这个名头就会有人进来。

  不过平老板还是相信,靠着纪彬家的酒跟刺绣,才能做长远生意。

  而他家的酒跟刺绣,还有邓杉家陶罐,荆高庄丝绸,都是极好的商品,一定能大卖的。剩下也就是宽慰纪彬,并且期待赚钱的话了。

  纪彬看着平老板的信,就能想到他有多乐观。

  剩下就是江南的信了,江南扬州徐家,徐三公子经常跟纪彬通信,这次想问的是,纪彬家的珍珠绣海贝绣,能不能送点到江南,让他也试试卖得好不好。

  这有什么难的,自然可以。

  正好现在已经七月,等到八月振生运送棉花去江南的时候,正好可以带过去一点。

  不过徐三公子的信又写了内容,那就是浙东方向,有人已经研究出来,怎么在他们本地种棉花,而且骨朵长得很好看。

  估计用不了多久,江浙这边也能种起棉花。

  剩下的事徐三公子没说,但也是给纪彬提个醒,其余顾家,景家也差不多在说棉花的事。基本上意思就是,如果浙东也能种棉,那以后对宿勤棉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虽然还需要,但不用那么多了。

  纪彬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心里也感激他们提前说起这件事。

  不过纪彬却是不意外的,每一个植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再加上优良育种,往合适的方向培育,浙东那边迟早都种起来。

  只是质量高低的差别。

  反正纪彬到现在也认为,还是边域那边的棉花棉绒最细腻,最柔软,这跟各地的土质气候都有关系。

  但不管浙东那边质量如何,影响宿勤郡是肯定的。

  这也是纪彬不让大家盲目种棉的原因。

  棉花价格迟早会回落,虽然再往后也会是较贵的农产品,但总不会贵到现在这般离谱。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种经济作物还会受限制。

  之前纪彬跟邑伊县棉农们商议的是,谁家种了多少棉花,就要再种多少粮食。但到底只是私人发起的倡议,难免有人为此谋利,根本不管这些。

  说句大实话,官府说,都不一定能阻止人谋利,更不要说私人的倡议。

  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能让人少种棉花,只会让更多的商户们大批购买良田,从而普通百姓手里的田地都被买走,若是买不走,还能强买强卖。

  当时纪彬提出,也只是暂缓这个进度而已。

  想到这,给新皇的书信里又添了一条,纪彬那个时空的古代,也鼓励种经济作物,什么棉麻染料,都是鼓励种植的。

  但所种的比例可比纪彬说的一比一要少得多。在明史上记载,大多比例应该在五或者十比零点五。

  也就是说,种五到十亩地粮食地的时候,可以种半亩到一亩的经济作物。这些都能很好抑制百姓为了谋利荒废农田。

  虽然现在情况还不严重,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这封信写完,纪彬目光又回到浙东种出棉花的事上,这也就说明,以后的利润会越来越薄,在这三五年内回到正常价格。

  不过纪彬也好,詹明也好,重心已经不在棉花上面。他们二人早就知道这种暴富长久不了。

  只是纪彬要跟引娘说一声,让她邑伊县的时候,提前跟商会棉农棉商们说要一声,千万不要盲目扩张,否则肯定会有损失。

  相信通过他们商会,宿勤郡的棉农棉商们很快都会知道,这样以后降价也好,减少土地也好,大家都有心理准备。

  不过浙东的试验田今年才种出来,大面积推广也要一两年时间,这个时间里,足够大家消化这些消息了。

  这些事情处理完,最后则是詹明的信。

  詹明也是纪彬合作的老朋友了,他这段时间一直不在春安城,而是在之前西边商路的朋友家走动。

  算起来他也两年没走那边商路,肯定要再联系一下。甚至押送棉花的事都交给了振生。

  去年振生做得还不错,没出什么大乱子,今年照样可以交给他,那振生虽然做事多了,挣的钱也多了,自然开心。

  只是詹明表弟杨炯彻底沾不了詹家的光,他家又送了姓杨的表弟过来,这个表弟倒是谨言慎行,今年可以跟着振生打打下手,看看能不能用。

  至于詹明跟西边商路的朋友们走动,也还算顺利,谁让詹明的名声也很响亮,虽然不如纪彬,可在春安城也算数得着了。

  众人还都知道,詹明好友纪彬手里握着多少作坊,这些可都是好用的货物啊。到时候拉到西边,岂不是更能赚一大笔钱。

  靠着纪彬的关系拿到物美价廉的货物,也是很好的选择。

  这生意路都是越做越宽敞。

  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纪彬詹明的生意再往上走,也没人会触霉头。

  纪彬早就说过了,他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只要面上过得去,好好合作就行。他又不是跟每个合作的人都交朋友。

  纪彬知道詹明那边一切顺利,也就放心了,至于棉花收获纪彬也不用操心。到时候冰铺歇业,管事徐杰林豪都能帮忙,还有管家林博在,振生也能过来。

  更重要的是,家里还有引娘。

  引娘如今的能力还有什么信不过的。

  家里生意一切都好,不管水运还是西边商路都在稳步进行,纪彬也只是回了几封信,然后更加专注海太城的事。

  因为新来了很多人,船务司的人员配置基本已经齐了。

  虽说他们的办公室还是没墙壁吧,但大家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了!

  早上从官府客舍醒过来,需要文书办公,那就在客舍完成,不需要的来先朝船厂旧址帮忙一起盖房子,而且自己部门的房间,还能自己选砖块花纹,只要不破坏整体结构,那都可以。

  大家做了那么多年的官,当了那么多年的小吏,还是头一次感受从无到有的快乐。

  而且新皇特意挑的年轻人过来,这里每天都热热闹闹。

  纪彬看着手里的人员。

  如今的官办船务司,一共有二十三人。

  也用纪彬自己熟悉的行文写下来。

  其中船务司司长纪彬,统管内里所有事宜,官居正三品。

  船务司主簿一人,主管政务,后勤,从三品。下有三名属下,四个小吏,分别是七品,不入流。

  协理中台一人,主管技术人员,正四品。协理左右中郎两人,算是技术部,正五品。下有两名属官,六个小吏,分别是七品,不入流。

  不入流就是连从七品都不是,民间也有喊八品的,但不入官府系统之内。

  再接着便是左右校尉,江志乌革,两人允准抽调本地兵士各十人,护卫船务司安全。但现在船务司房子都没建起来,也就没正式抽调。

  再加上一个还没有正式任职的李家主,这要纪彬自己认命。他的意思是,自然要塞到协理部,这里都是技术大佬。

  这些人也就是纪彬的手下了。

  要说纪彬最重视的,肯定是最先过来的三位工部,现在不能说工部,而是协理部的三位大佬。他们现在都穿这窄袖衣裳,裤子挽起来,指挥兵士们把之前看到的海底小船捞上来呢。不仅他们三个期待,李家主也期待啊。

  他们四个技术大佬早就达成共识,而是李家主对船只的了解,也让他们刮目相看。

  四个人看着海底沉船被捞上来,都想看看前朝的船是什么模样,说不定有可取的地方。前朝虽然朝廷昏庸无度,这船只技术还是可以的。

  协理部的大佬们隐隐知道纪彬想要的是什么,那就是蒸汽机放到船上,在刘铁匠打造器皿的时候,他们这才抽了时间关注船只。

  但是越看越有意思。

  这船只上的技术,不必魏如之前沉迷的马车技术差,甚至他还想动手试试,万一能改进呢。

  等海底沉船被捞上来,不少人都去围观。特别是海太城的百姓。

  天啊,他们都是海太城土生土长的人,都不知道这海底还有宝藏呢!怎么纪彬一来,什么都捞上来了。

  可纪彬瞧着这船眼前一亮,立刻看向李家主;这船只的模样,是不是能日行二百里那种?这船只船头很尖,线条流畅,以纪彬贫瘠的船只知识,也能看出来其作用啊!

  那李家人激动得要哭出来∶对,对,就是那种。

  虽然坐的人少,但可以作为先锋船,我先祖书上记载明明已经失传了啊!现在南军国有的百里船都是试着航行,还有诸多问题。

  这二百里的船一出来!岂不是直接仿造就可以用了?!

  不错,他们这么久的打捞还是有用的。

  这不就捞出来前朝家底了,怪不得前朝船厂的人宁愿沉船烧船厂也不留下来。竟然是如此宝贵的东西。

  这就是好的开始啊。

  都有二百里的快船了,其他船只还远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plcw.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lplc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