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十一章 修炼和道途_重生之无限超越
笔趣阁 > 重生之无限超越 > 第五十、五十一章 修炼和道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五十一章 修炼和道途

  深夜,云昊来到昆仑世界,盘坐在世界树下一个蒲团上,开始自己推演完功法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闭关修行。并且云昊还和老妈李媛四人说明了原因,叫大家不要担心,说明自己会闭关三天左右。

  而实际上云昊把方圆千丈的世界树下时间都加速了三百六十五倍,一天一年,云昊准备闭关三年。

  一是为了全面参悟《九转玄元经》,增强基础,毕竟自己的修为基本上都是依靠奇遇顿悟而来,需要自己苦修一番,经过时间的沉淀。

  二是由于最近自己境界增长太快,云昊已经快要压制不住自己突破的意愿了。所以云昊准备通过三年苦修,打牢基础之后,直接突破境界。

  相比于云昊以前修行的锻体功法《龙凤九变》和元神功法《混元归真经》,《九转玄元经》除了吸收其它功法,使得其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便于云昊修行、理解和掌握。

  因为对于一门功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其中蕴含的大道(包括法则、规则玄奥),参悟大道的方法——理(体系一种思维习惯或指导方式,就像指导科学的思想——科学哲学一样),具体的使用方法——法(包括神通法术、炼丹、炼器、阵法、符箓等等力量使用利用方法)。其中道为源,理为本,法为用。

  《九转玄元经》作为一部刚刚通往仙路的功法,虽然也涉及到规则玄奥之类“道”方面的内容,但比较浅显,更多的只是一种道路指引,具体还要看自己修行过程中的体悟,再对功法进行调整。毕竟“道”只能自悟,无法学习,同时却又无处不在。

  所以云昊从《基础修炼大全》和姬昌墓中收获的华夏文明传承里的知识更多的是“法”的部分,使自己的《九转玄元经》里各种力量运用方法非常丰富全面,集合许多文明的精华。

  “理”是云昊在《九转玄元经》里面最大的收获。因为以前云昊修行的功法其实都是其它宇宙文明创造的,是以自己文明的文化和种族的体质为基础的,虽然就像英语论文翻译成汉语论文一样经过一种神奇的翻译和转化,让云昊可以理解和修行,但是总是有些别扭和不和谐。但是现在的《九转玄元经》是云昊完全在自己体质和文明文化基础上创造的,云昊完全可以无障碍的理解和适应。修行时思路和文化习惯完全和自己相符合。

  云昊引导由元神、真元和肉身衍生神力结合进化的法力运行一百零八个大周天之后,让法力缓慢自动运行,元神渐渐浸入定境,再转入坐忘,参悟《九转玄元经》。

  云昊的《九转玄元经》总体还是依照华夏文明自河图洛书为源头诞生的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道、七星、八卦、九宫、十衍理论为基础,对其他功法进行吸收和归类,再进行升华。但是核心却是蕴含宇宙世界根本规则的先天五太理论,立意高远,正好还可以参照昆仑世界的演化状态,引导昆仑世界演化。最主要的是,由于从两仪到十衍的理论都是以地球宇宙为参照的宇宙基础,对比其它世界,还是有着一定不同。所以云昊以此为根本,到达其他世界实力就会降低,和地球宇宙差异越大,降低越多。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宇宙来说,先天状态都是相同的,区别只是后天的演化,所以功法以先天五太为根本,将会具有全面通用性,再在某一宇宙演化从两仪、三才到十衍,就可以完全适应,同时弥补先天五太能力的单一性,保持多样性和适应性。

  先天五太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分别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分别是解释了五种道学无极过渡万物的开始:

  太易,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

  太初,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

  太始,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

  太素,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

  太极,阴阳微分的宇宙状态。

  太易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的第一个阶段,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与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易纬乾凿度》和《列子》都说∶太易,未见气也。宋代的道法理论中,很重视这一阶段。《道法会元》卷六十七张善渊《万法通论》说∶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太易,是指阴阳的分化尚未出现,广大无垠的原始虚空,当这一阶段,没有光明没有形象,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寂静呵无形呵,这就叫做太易。太易,一切现象的开始,但能量还未出现)

  太初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太上老君开天经》认为,太初是道教创世纪中的第二个年代。

  《列子》说∶太初者,始见气也。(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张善渊则认为∶太初,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太初,是阴阳变化出现了气,但尚未有形象。太初,就是气的开始而未出现形的阶段。)

  太始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万物生衍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三个形态。

  《易纬乾凿度》:太始,形之始。张善渊则说: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质者也。(太始,是指阴阳交合,混合为一,自有了一,便产生形。虽然有了形,却尚未有质。太始,就是形的初始而尚未有质的阶段。

  太素在道家哲学中代表天地开辟前出现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四个形态。

  《列子》将太素定义为质之始。张善渊认为: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太素,是太始变化成形,有形然後有质,却尚未成体。太素,就是质的起始而尚未成体的阶段。

  太极在道家哲学中代表天地开辟前阴阳未分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五个形态。是个具有代表性的形态。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以后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而后的《太极先天图》的《解说》,谈宇宙五阶段说法,是把《易纬乾凿度》和《列子》相关概念引入太极图解说。南宋理学代表朱熹曾与心学开山陆九渊就世界本原是否为太极发生争论。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聂文涛谈《周易》):“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太极的概念影响逐步涉及到了中国人生活的各层面,包括著名的太极拳。

  可见,太极逐步被理解成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是科学的灯塔。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先天八卦图,坤震离兑居左,坤为母,离再索而得女,兑三索而得女,三卦皆阴,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

  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乾巽坎艮居右,乾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比阳,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故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本后天八卦图而绘制的太极图则恰与先天八卦图的太极图方向相反."太极元气,含三为一",为什么呢?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太极是有限之天,无极是无限之天;太极是有,无极是无;太极是三,无极是一.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就是太极含三为一,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故万物各具一太极,也就是说,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

  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若分而言之,每卦有三爻,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这也是含三为一之象.又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之阴阳加上划界标准,构成了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地之阴阳加划界中点构成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人部阴阳,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划界标准,所以万物也各有一太极,也都是按照含三为一的规律而存在的.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纲领,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而且云昊本身从小到大接触学习的都是华夏哲学,而华夏文化的源头又来自参悟河图洛书,师法天地自然运行之道。

  所以《九转玄元经》就是以人为鸿蒙太虚,模仿先天五太的诞生过程,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然后由太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混元之道统合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道、七星、八卦、九宫、十衍,包涵时空、生死、因果、真假、动静、虚实、光暗、大小、有无等对立统一之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太极,太极既是混元,是混沌,是承上启下的核心。太极是先天的终结和后天的开始,是初始的“一”,也是最后的“混沌”。

  而云昊平时运转功法修行按照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就是从无到有,再到混沌的一个过程。功法大乘以后云昊就可以摆脱天地灵气等等能量的桎栲,可以直接由无中生有。不过现在云昊还是要返各种能量为混沌,逆运太极到太易,再从太易至太极,只不过什么能量都可以,就是地球宇宙的热能、各种光能和暗物质能量都没有关系,已经非常逆天了。

  然后就是模仿世界的后天演化,由太极混元到混沌,进而两仪、三才等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万物归于混沌,成太极,完成一次模拟世界诞生轮回的过程。

  同时,与先天五太伴生的还有先天五运,相生相克。先天五太生有五气,先天五气,分为五德,五德循环。

  先天五运,伴随五德而生,一运克制一德,亦复为一德所克。

  太易先天清气,圣德之气,对应气运;

  太初先天紫气,福德之气,对应末运;

  太始玄黄之气,功德之气,对应杀运;

  太素先天白气,阴德之气,对应截运;

  太极阴阳二气,道德之气,对应劫运。

  末运克圣德,末法时代,圣道不存。

  气运克福德,气者气数,运者命运,前者为天地众生之命运起伏,后者代表一人之命格。正所谓神通不敌天数,个业难挽共业。

  杀运克功德,万千罪业,杀生第一,无量功德,救命为首。

  截运克阴德,阴德善功、因果之律为天道循环之主旨,然若天道崩缺,则因果不障,阴德难存。

  劫运克道德,修道为超脱之途,故有天地劫难,了结因果。所以有道高一尺,劫深一丈,阻碍超脱。

  道德克末运,末法时代,有道德之士可超脱末法,出而弘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圣德克气运,圣人转轮传教法,天地气象焕然新,一灯之明,洞穿黎明黑暗,烛照众生前路。

  福德克杀运,大福之人,杀劫不损,身无厄运。

  功德克截运,功德无边,补天道之断续。

  阴德克劫运,阴德一缕,万劫之中,可现一线生机。

  先天五太,后天五运,天地轮回之道。所以修先天五太,生五德,可于后天世界掌控五运,更容易超脱天地。

  其实选择道路就像得到创意一样,很多时候需要灵光一闪,云昊能够想出这种逆天创意,其实还有感谢造化神珠和昆仑世界的冥冥感应。然后再由昆仑世界天道和河图洛书对道路进行推演完善,使空想变为现实。

  所以云昊的道途选择看似偶然,其实更是一种必然。自从得到造化神珠这件逆天之物,就注定要走一条逆天的通天超脱大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云昊孑然不动,但是盘坐的身影渐渐和世界之树气息联成一体,玄奥莫名。

  从云昊的气息可以清晰的感应出云昊的实力已经完全巩固下来,并且在不断增长,为突破继续力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plcw.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lplc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